• 政治建会
  • 学术立会
  • 科技强会
  • 服务兴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大会
发布日期:2016年07月15日

时 间:2016年7月8-10日

地 点: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IDSC)第二届学术大会于2016年7月8-10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网上注册1700多人,现场报到超过1200人,合计100位专家参与45场专题报道和13场病例讨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化药临床二部王涛部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护理处李大川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黄正明会长列席参加了本次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各级领导充分表达了对IDSC成立两年以来工作的肯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望。

IDSC成立于2014年11月14日,由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教授任主任委员,成员几乎包括了国内从事感染疾病诊治的各学科知名专家,其中多位是中华医学会所属相关专科的学科带头人,是我国唯一专注于抗感染领域的跨学科平台。会议期间,来自感染、呼吸、血液、重症医学、感控、临床药理学和临床微生物学等相关专业国内外顶级专家共聚一堂,多学科互动,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感染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新观点、新技术、新进展。大会主席、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教授分享了五例按指南经验治疗可能失败的CAP病例;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王明贵教授解答了多黏菌素临床应用关注的六个问题;亚太临床微生物暨感染学会理事长、大会特邀嘉宾、来自台大医院感染科薛博仁教授提出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邱海波教授讲述了Sepsis新概念、新标准和临床治疗面临的挑战;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徐英春教授剖析了精准医疗与临床微生物病原学诊断的未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俞云松教授讲述了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研究及治疗新进展;解放军总医院药物临床研究中心王睿教授介绍了抗感染药物临床试验的新起点;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陈佰义教授讲述了MRSA血流感染诊治的临床思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胡必杰教授从微生物层面探讨了感染性疾病控制存在隐患与解决对策;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回顾了近十年中国血液真菌感染的治疗策略。大会还精选了来自呼吸、重症、感染等不同临床科室的13个感染病例进行讨论,并由来自临床不同学科、检验、药理等不同领域的教授担任评论专家,进行现场点评。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碰撞,为参会的各学科临床医生与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新思维、新角度。

此次大会为我国从事感染疾病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也提供了与来自各个领域感染疾病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对我国感染疾病的预防、治疗、控制和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将起到有益的作用。大会决定明年第三届年会在南京召开。

医学界、医师报、健康报、医学论坛、搜狐健康等多家媒体参加大会并对大会进行报道。

大会主席台

大会现场 

黄正明会长现场讲话

刘又宁主任现场讲话

卫计委李大川处长

  

                    徐英春教授                                            王睿教授

  

                     邱海波教授                                          王明贵教授

开幕式嘉宾合影

下一篇: 中药质量人才培养工程暨“全国中药材、中药饮片鉴别培训与中药质量控制模式论坛”在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隆重召开
上一篇: 数智启行・合规护航——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社会组织管理人才第四期高级研修班第三天课程纪实

地址:北京丰台西局东街华源一里18号楼二层  邮箱:mishuchu9986@126.com 邮编:100071 

 培训咨询监督电话:010-52596050 转 6016 继续医学教育部电话:010-82330980 监督投诉电话:010-52596050转607 秘书处电话:010-52803990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电话:010-62059730


京ICP备11043014号-13     备案图标 (1).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