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建会
  • 学术立会
  • 科技强会
  • 服务兴会
2018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10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三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和《“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精神,深入探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重点方向和促进产业发展关键举措,积极探索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合作的新方法、新途径,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解决生物医药人才培养供求失衡问题,提升生物医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快生物医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与跨越式发展。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8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的通知》要求,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于2018年11月16日—11月20日在北京万方苑国际酒店成功举办了“2018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高级研修班”。来自全国各地高等医药院校教学科研骨干、生物医药企业科研技术管理人员和医疗机构及相关科研院所专业技术骨干共71人参加了培训。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李雪飞、杨新波、李晓辉、于福及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开班仪式并发表了讲话。

上图:于福副会长作开幕式讲话

于福首先代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向参加本期研修班的各位领导、专家、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同时针对我国生物医药人才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明确指出,经过近20年的发展,虽然我国生物技术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但是与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和问题。第一是我国生物技术人才总体数量不足;第二是缺少高端科技人才;第三是海外留学人才多,回国人才数量少;第四是缺少产出原始性创新成果;第五是严重缺乏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人才。由此可见,新形势下加强生物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同时也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肩负的责任更是任重而道远。

上图:研修班开幕式现场

最后于福副会长对广大学员提出三点要求和希望:

一、要自我加压,不断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珍惜这次难得的培学习机会,集中精力倾听授课,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把这次培训作为完善自我、提高素质、汲取经验、推进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要学以致用,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这次培训既有专业技术、科研实践、临床应用、创新典范,又有政策法规和理论体系,要求大家在学习中一定要联系自身工作实际,讲求学习的针对性,努力提高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三、要严格要求,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要加强管理,严格考核,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参训学员要切实增强组织观念,自觉遵守培训纪律,以良好的言行塑造生物医药创新人才的良好形象,希望大家通过这四天的学习和交流能有新的启发并有新的收获。

上图:研修班培训现场

本期研修班还专门邀请到了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秘书长金石教授,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廖明阳教授,原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高永良教授,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药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晓辉教授,北京吴祖泽科技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清明博士,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方正医药研究院院长易崇勤教授,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杜立军,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主任郭伟禾教授等十一位知名专家、学者,分十一个专题就“十三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与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全球生物类似药最新开发动态及法规要求,生物制药发展的问题、现状与展望,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及专利申请,生物医药研发策略与审评要点,药剂学的创新与发展,干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与临床应用,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政策措施,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申报及临床创新项目扶持政策,生命健康与长寿之道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讲座。

本期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互动交流、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培训内容丰富,课堂讲解生动,气氛热烈,学员普遍反映效果良好。同时,研修班结束以后还组织了分组讨论、现场考试和问卷调查及闭幕总结。闭幕式上,杨新波、李雪飞副会长及仲晓宁副秘书长分别对本期研修班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充分肯定了研修班所取得的成效,赢得了全体参训人员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上图:结业考试现场

参加培训的人员均表示这是一次及时的、必要的培训,通过本次学习不仅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还对我国生物医药的发展现状和临床应用有了深入了解,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今后的工作和实践中都有很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广大学员还普遍反映本次培训效果很好、收获很大,希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能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机会参加类似的学习和培训。

上图:全体学员集体合影

 

下一篇: 第三届中国医疗质量提升大会在淄博召开 国内诸多医学界“大咖”共话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议题
上一篇: 多方携手激活中医药产学研新动能

地址:北京丰台西局东街华源一里18号楼二层  邮箱:mishuchu9986@126.com 邮编:100071 

 培训咨询监督电话:010-52596050 转 6016 监督投诉电话:010-52596050转607 秘书处电话:010-52803990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电话:010-62059730


京ICP备11043014号-13     备案图标 (1).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