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肺癌规范化诊治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 |||||
|
|||||
2021年7月23日至7月25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第5届年会暨肺癌规范化诊治高峰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胸科医院协办。大会邀请到来自呼吸内科、胸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以及护理专业多位国内外资深专家学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共聚一堂,围绕肺癌临床诊治及研究中的前沿、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分享和交流。虽受双台风及疫情的影响,但依旧抵挡不住大家的热情,本次会议线上线下同步召开,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线上观看人数超10000人。
大会盛况
紧接着,陆国明副会长主持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换届选举,经线上线下大家投票表决,换届选举圆满完成。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工作专委会:名誉主委廖美玲教授、张杰教授;主任委员姜丽岩教授;副主任委员:陈公琰教授、王孟昭教授、丁翠敏教授、王凯教授、傅小龙教授、方文涛教授、郑迪教授、董晓荣教授;常委:赵怡卓教授、顾爱琴教授、韩昱晨教授、蔡旭伟教授、娄加陶教授、洪群英教授等。 随后,陈海生副会长对换届工作进行总结讲话,对换届圆满成功表示祝贺。
截至目前,专委会通过联动建设全国5大区域,共建立了66家COE。同时,专委会也创立了极具亮点的品牌活动,如“北斗蜚声”、“群英e萃”、“齐声论肺”、“沸点B To B”、“大医云护肺癌关爱项目”等。姜教授还表示希望能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凝聚专委会全体成员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和规范中国各级医院肺癌诊断和治疗水平,发挥各级专家的作用,实现肺癌规范化诊治的目标。同时也期望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专家在肺癌的规范化诊治、分子靶向研究、多学科诊疗和免疫治疗等多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不忘初心,探索创新,共创中国肺癌诊治新篇章! 紧接着来自国内外多位知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了精彩的学术交流。第一部分由陈公琰教授、洪群英教授、赵怡卓教授主持。
首先,来自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傅小龙教授为我们带来“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并进行深入讨论。傅教授指出立体定向放疗技术优势显著,尤其是对于脑转移患者,其联合免疫治疗早期NSCLC处于起步阶段,安全性较好但疗效存在差异性,还存在许多挑战,值得我们未来不断探索。
免疫治疗引领NSCLC治疗新时代,治疗模式日趋成熟。姜丽岩教授提出了目前“NSCLC免疫治疗面临的困惑”以及策略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就免疫单药、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靶向等不同联合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详细地盘点了NSCLC免疫治疗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对免疫联合免疫治疗表示前景可期。
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方文涛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治疗”,并着重探讨了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综合诊疗问题,避免患者措施手术的机会,精准治疗仍需我们不断探索
专委会副主委王孟昭教授对“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之群雄争霸”,从围手术期现状、免疫治疗围手术期现状、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应的介绍及深入探讨。王教授表示早期NSCLC治疗提高生存是重要目标,手术是早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新辅助治疗中展示出了良好的前景,成为新辅助治疗的新思路新希望。早期NSCLC新辅助免疫治疗中治疗周期,时机,术后维持时长等问题仍有待更深入的探索,期待未来更多的临床数据,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会议第二部分由刘莉教授、顾爱琴教授、谭晓明教授主持。
上午会议还未结束,嘉宾互动环节再次将主会场的气氛推向高潮。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肺癌规范化诊治高峰论坛全体大会——上午场,在大家热烈的讨论声中圆满落下帷幕。下午各个分会场将继续为大家带来免疫治疗、转化医学、生物统计临床流行病、病理外科、MDT专场、中国肺癌真实世界数据库项目、大数据医疗应用等精彩内容。欢迎各位同道积极参与线上及线下会议活动,共话肺癌诊治新篇章。 |
|||||
|
地址:北京丰台西局东街华源一里18号楼二层 邮箱:mishuchu9986@126.com 邮编:100071
培训咨询监督电话:010-52596050 转 6016 继续医学教育部电话:010-82330980 监督投诉电话:010-52596050转607 秘书处电话:010-52803990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电话:010-62059730
京ICP备1104301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