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三届六次常务理事会议在黄岛胜利召开 | |||||
|
|||||
5月的黄岛风景秀丽,气温适宜,在这美好的时光,上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热情洋溢的迎来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三届六次常务理事会议的隆重召开。国风药业是协会的副会长单位,在履行义务方面率先垂范,积极承办本次常务理事会议,圆满的完成了会务的保障任务,主办方以及所有参会人员对此都感到十分满意。 本次会议是根据协会章程规定,于5月30日召开,会期一天,应到常务理事136人,实到110人,符合2/3的法定人数。参加会议的领导有国务院国资委协会协调办公室张涛局长,协会的名誉会长张文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经团部崔健新主任特意发来贺信。协会会长黄正明,常务副会长吴晓明、陈立奇,副会长李雪飞、贾万年、高剑英、陈开安、于 福、吴志成、陈海生、季玉峰、殷进功、陆国民、王仁杰、桂邡中、陈文杰;常务副秘书长杨新波、副秘书长谢淑君、盛 彪、李世君、刘乃兵、杨国斌、邓列华、贾恩礼、江 宁、蒋 宁、刘 青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的承办方,国风药业的总经理张聪前排就座。 会议的开幕式由常务副会长吴晓明主持,首先宣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三届六次常务理事会议开幕,重点介绍了张文周、黄正明、张涛、张聪几位具有代表性的领导,另外还介绍了来自台湾宝岛的协会常务理事,药学专家李伟泉教授。接下来由黄正明会长致词,将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安排等进行了通报;张涛局长讲话,代表主管单位对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同时肯定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四年中发展进步和取得的工作成绩;崔健新主任发贺信除了表示祝贺外,还对即将换届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张聪总经理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词,既热情洋溢,又真诚厚道,大有感人肺腑,宾至如归之感,心理热乎乎。开幕式结束后集体合照,留下了难忘的时刻。 主题报告由常务副会长陈立奇主持,首先由会长黄正明作工作报告,这是常务理事大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报告的前言中讲到,在本届理事会任期即将届满,改选换届的前夕,召开常务理事会议的重要意义,任务和使命。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协会的发展强劲有力,成绩卓然。主要是紧紧围绕本届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让常务理事们对协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第二,注重文化内涵建设,丰富底蕴。主要讲文化是协会的生命底蕴,协会的发展成长必须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协会的腾飞要靠协会文化及其内涵建设引领的必要性;第三报告了下半年的工作安排,指出了必须完成的11项工作任务。 会长的工作报告引人入胜,振奋人心,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常务理事们的士气和斗志,打心眼里赞叹协会的发展壮大,佩服协会的辉煌,明白了文化是协会生命底蕴的重要性,清楚下半年的工作计划,作到有的放矢。贾万年副会长代表协会作了关于章程修改的说明,阐明了那些要修改,为什么要修改的道理等。然而,修改后的章程是一个比较适合现代需要的纲领性的法律文件。于福副会长作了关于新一届人选方案的报告,提出了组织架构方案、各种人选的条件、各个下属单位的理事、常务理事名额分配方案等,让各位常务理事能够清晰的了解下一届理事会的概况。 李雪飞报告了会费的收缴方案和财务管理办法,阐明了会费收缴标准和财务管理办法的必要性。 上午主持人陈立奇对以上四个报告组织常务理事举手表决,常务理事们对此一致表决通过。 下午的议题依然很重要,由殷进功副校长主持,于福副会长作了关于新形势下协会与政府脱钩后思考的报告,全面分析了协会今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让大家感到既有时代发展的紧迫感,也有解放思想,放眼世界的拼搏精神。王仁杰副会长作了关于协会对下属单位(分支机构和部门)的管理规定。这是根据协会会员队伍不断扩大,需要规范内部管理的办法,目的是提高会员的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黄正明会长讲话对下半年将要开展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医药教育新进展研讨会议非常重视,特意对台湾李伟泉教授作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的常务理事,积极支持协会工作表示感谢。计划今年10月中旬在上海召开该研讨会议,台湾将有10名大牌专家讲台报告,均有李伟泉教授全权负责,对此协会会长与李伟泉教授握手致谢。 最后由陈海生副会长主持讨论,主要对上述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大家认可的情况下,黄正明会长作了关于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三届六次常务理事会议闭幕讲话,对会议的圆满结束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踊跃参加会议,认真履行表决权利,完成了计划内容,达到了预期目的等感到非常欣慰。最后祝各位常务理事们旅途愉快,身体健康。 接下来,由国风药业亲手打造的艺术团队为大会献技演出,前后10多个节目各个都很精彩,使常务理事们赞不绝口,感受颇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三届六次常务理事大会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
|||||
|
地址:北京丰台西局东街华源一里18号楼二层 邮箱:mishuchu9986@126.com 邮编:100071
培训咨询监督电话:010-52596050 转 6016 继续医学教育部电话:010-82330980 监督投诉电话:010-52596050转607 秘书处电话:010-52803990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电话:010-62059730
京ICP备1104301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