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 |||||
|
|||||
2016年7月15日,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信用标委会)成立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陈钢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当选为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并被授予委员证书。 据了解,第一届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75名委员组成。其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任信用标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巡视员李斌、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张根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书记周红、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崔钢、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主任宿忠民任信用标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汤万金任信用标委会委员兼秘书长,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处长李慧、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处长王俊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处长周钢任信用标委会委员兼副秘书长。 连维良在会上强调,信用标准化是支撑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建设社会诚信体系高度重视,全社会高度关注,以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为重点的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加快构建,与此相关的标准建设迫在眉睫,亟待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信用标准体系,不仅要充分发挥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信用服务机构的作用,而且要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信用信息中心、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作用,更要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和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 连维良提出,新成立的信用标委会近期将加快建立完善信用标委会及秘书处的工作机制,加快提出社会信用标准的总体框架,抓紧研究制定一批亟需的标准,全面梳理已发布的标准。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陈钢表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如果没有健全的标准化体系作为支撑,将会出现不同行业、不同地方之间信用信息面临信息源多头采集,数据交换共享困难,信用结果表示不统一等各种问题,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建成逻辑集中、物理分散的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 他讲到,近年来,我国在信用体系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实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建立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享信息超过3亿条;开通“信用中国”网站;推动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在7个工作日内双公示;40多个部门联合分别出台了90多项联合惩戒措施,包括税收征管、工商监管、上市公司、法院执行、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由于各部门和各行业在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上各取所需、各自为政,信用数据库重复建设和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已经显现。 信用标委会的成立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标志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社会信用标准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技术支撑,其建设对于规范社会信用信息的征集,实现社会信用信息的共享,促进社会信用信息的管理和应用,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也要求“建立健全标准规范。制定信用信息采集、存储、共享、公开、使用和信用评价、信用分类管理等标准”。 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 |
|||||
|
地址:北京丰台西局东街华源一里18号楼二层 邮箱:mishuchu9986@126.com 邮编:100071
培训咨询监督电话:010-52596050 转 6016 继续医学教育部电话:010-82330980 监督投诉电话:010-52596050转607 秘书处电话:010-52803990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电话:010-62059730
京ICP备1104301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