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建会
  • 学术立会
  • 科技强会
  • 服务兴会
锚定“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深耕人才培育与产业赋能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6日 来源:综合办


在国务院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指引下,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青海大学医学院承办的2025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在青海大学医学院举办大赛“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发展,青春力量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汇聚全国高校智慧,共收到5000余件参赛作品,最终171件佳作突围入围决赛。这不仅是青年学子创新热情的直观体现,更成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储备厚度与实践转化能力的生动注脚,彰显了高校在落实国家战略、培育新质生产力后备力量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荣誉会长黄正明在开幕式中强调,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各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大赛正是响应国家战略、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重要实践载体。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赛事由青海大学依托高原医学特色承办,将智能技术创新与高原地区医疗振兴、生态保护等现实需求深度融合,让前沿科技既具备突破技术壁垒的“高度”,更拥有扎根民生需求的“温度”,为“人工智能+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image.png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荣誉会长黄正明教授致辞


青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发斌教授表示,学校长期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高原医学”,在智能医学工程、远程医疗智能化升级、卫星遥感生态监测等领域持续深耕,形成了一批兼具技术创新性与应用价值的成果。这既是学校践行工信部“推进人工智能向医药全产业链深度赋能”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高校以学科优势对接国家战略、以技术创新服务区域发展的责任担当,为全国高校探索“人工智能+特色学科”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了有力参考。


image.png

                           青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发斌教授致辞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智能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大赛组委会主席娄岩教授,在赛事期间发表重要讲话,对青年学子未来发展提出殷切期望。他指出,在“人工智能+”重塑产业格局的关键时期,青年一代不仅要深耕智能技术研发,更要立足国家需求、锚定民生痛点,将技术创新与医药健康、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以“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劲头,成长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为我国“人工智能+”战略落地注入青春动能。


image.png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大赛组委会主席娄岩教授致辞

 

青海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建华教授在致辞中代表东道主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和同学们的到来,希望通过大赛能够使各高校加强互动,促进学术前沿交流、先进资源传播和新方法新思想的探索与研讨。


image.png

                           青海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建华教授致辞

 

作为本次大赛参赛队伍数量最多的高校代表,豫北医学院校长李琼教授代表评委发言。她指出,本届参赛作品在“智能技术与医药健康场景结合”的深度与广度上均实现突破,不仅展现了全国大学生扎实的技术功底,更体现出青年一代对“人工智能+民生需求”的深刻理解同时她强调,评审过程始终以“创新性、实用性、前瞻性”为核心标准,确保评选结果既彰显技术高度,又贴合产业实际需求,为赛事公平性与权威性保驾护航。


image.png

                           豫北医学院校长李琼教授致辞

 

青海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22级卓越医师班荣逸霄同学作为东道主学子代表表达了参赛决心。他表示,能参与这场聚焦“人工智能+”的专业赛事,既是对自身专业能力的检验,更是向全国优秀同龄人学习的宝贵机会未来将以本次大赛为起点,持续深耕智能技术与高原医学的交叉领域,努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区域发展的实际能力,不负时代赋予青年的创新使命与强国责任。


image.png

                              学生代表发言


上海某智能公司经理赵健康作为企业代表,在赛事期间开展新产品推广与落地介绍。他详细展示了公司研发的“AI+医疗”系列科技产品,包括可实时监测生理数据的智能眼镜、具备预警功能的智能心脏监测设备、能自动识别健康异常的智能尿垫等这些产品精准对接医疗健康场景需求,为“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具象化解决方案,也为参赛学子搭建了技术研发与产业实践的对接桥梁。


image.png

                           企业代表赵健康总经理发言


开幕式上举行授旗仪式,成为传递“人工智能+”创新使命的重要象征。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秘书长仲晓宁、全国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组成员赵春鱼博士、下一届承办单位——桂林医科大学代表参加了授旗仪式。这一环节不仅标志着赛事精神的延续传承,更意味着“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的创新探索将在新起点上持续深化,进一步推动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在医药教育领域落地生根,为跨区域协同培育智能技术人才、共促产业升级搭建起坚实桥梁。


image.png

                           授旗仪式


上午9:30,大赛正式开始。本次比赛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共有171个作品分成7组进行角逐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下午5:30,比赛全部结束。


image.png


image.png

                           答辩现场


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青年学子搭建了技术交流与成果展示的高端平台,更推动形成了“高校育才、赛事选才、产业用才”的良性闭环——既涌现出一批可直接对接区域需求的技术成果,为高原医疗、生态保护等领域提供了智能解决方案;更向行业输送了大批具备实践能力的“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为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积蓄了青春力量,持续擦亮我国智能技术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亮眼名片。


image.png

                           开幕式全体人员合影







下一篇: 中央财政支持乡村振兴重点人群健康保障示范项目镇安基层“一老一小”健康服务活动全面启动
上一篇: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多学科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在京召开

地址:北京丰台西局东街华源一里18号楼二层  邮箱:mishuchu9986@126.com 邮编:100071 

 培训咨询监督电话:010-52596050 转 6016 继续医学教育部电话:010-82330980 监督投诉电话:010-52596050转607 秘书处电话:010-52803990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电话:010-62059730


京ICP备11043014号-13     备案图标 (1).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342号